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不断增加,工商业界也开始积极探索采用储能技术来实现能源转型。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在容量、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等方面存在限制,对于工商业来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工商业行业信息
1、工商业储能主要作用和应用场景
工商业储能是连接发电侧和用户侧,维持电网稳定的桥梁。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增加,发电侧的波动性易对电 网稳定性造成冲击;此外,新能源车的普及与产业数字化的逐渐深入,用户侧负荷将不断升高。而储能便是连接发电侧与用户侧,维持电网稳定 的桥梁。
主要应用场景:工商业储能主要应用场景分为三类,即单配置储能、光储一体、微电网等。
2、商业模式
目前,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有四种,分别是自建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纯租赁模式。
业主自建:
工商业用户自行安装储能设备,由用户自行承担初始投资成本及每年的设备维护成本。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较多):
能源服务企业协助用户安装储能,能源企业投资建设储能资产并负责后期运维,能源服务企业与用电企业分 享储能收益,目前一般按照90%:10%或85%:15%等比例。
此模式对业主方而言仅需提供场地,按服务效果付费,但对投资方而言存在资金压力、收益波动和安全运行的风险,具备一定资金及产品 服务壁垒,因此能源服务方一般以对储能建设和运营经验较多的综合能源公司、能源集团、储能设备商为主。

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模式即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另行引入融资租赁方作为储能设施和/或能源服务的出租方。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相比,引入融资租赁方购买储能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服务方的资金压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合同能源的管理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模式相对复杂,存在多种子模式,例如,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子模式为:能源服务方先于设备方处获得储能设施,后由融资租赁方根据其与业主的约定选择、购买储能设施,并将储能设施出租于业主。租赁期间,储能设施的所有权归融资租赁方,业主享有使用权,到期后业主可获得储能设施的所有权。能源服务方则主要为业主提供储能设施建设、运维等服务,且可以从融资租赁方处以设备销售与运维的名目获得相应的对价。

纯租赁:
纯租赁模式下,业主无需自行购买储能设施,只需向设备方租赁储能设施并支付相应费用,设备方为业主提供建设、运维等服务,由此产生的储能收益由业主享有。

3、盈利渠道
当前,峰谷价差套利是工商业储能的主要盈利渠道,通过低谷充电、高峰发电,时移电力需求实现电费节省;其次,浙江、广东和江苏等部分地 区用户侧储能项目还可通过参与当地需求侧响应获得部分电力市场补贴收入;再者,用户侧储能还能防止突发性停电故障。
4、产品形态
产品以模块化设计为主,能够在满足不同用户 用电需求的同时,增加灵活性、安全性,提高效能降低损耗,也能够根据项目的规模、电力情况,优化,实时监控。应用场景有:工厂型用户、写字楼用户、园区等。
二、储能技术为工商业带来了什么
1、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由于能源的供需不平衡和季节性变化,储能可以帮助平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确保工商业的连续供电和运营。这可以减少停电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
通过储能系统,工商业可以实现电力市场的参与,以参与频率调整、储能援助服务等灵活需求响应市场。这将为工商业创造新的收入机会和降低能源成本的方式,增加运营效益。
3、促进工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结合使用,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以便在夜间或风不吹时使用。这减少了对传统燃煤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工商业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商业界应积极采用储能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能源的转型。创造一个更加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的未来。
